您的位置: 首页 >学校新闻>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我为群众办实事:护理学院党员教师走进幼儿园,举办儿童急救知识技能培训讲座

作者:陈菊、黄友弟、周婧怡 来源:护理学院 发布时间:2023-05-16 浏览次数: 【字体:

4月19日下午,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教师党支部党员、健康小精灵讲师团:陈菊老师、贺艳老师组织策划助力健康中国,共促幼儿健康——儿童急救知识技能培训讲座,带领护理学院10名党员教师及4位学生到广州市荔湾区常春藤实验幼儿园开展儿童急救知识技能培训主题讲座。为广州市荔湾区常春藤实验幼儿园的老师们以及幼儿园的学生家长们、厨工、保安讲解儿童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的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操作。

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开展保教工作的前提。意外随时发生,生命只有一次,目的是为加强幼儿园安全工作的管理,提升教职工和家长朋友的急救技能,提高安全意识,降低幼儿受害的程度,使广州市荔湾区常春藤实验幼儿园的老师们以及幼儿园的学生家长们更好地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识和最关键的初级急救技术,提高在意外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置能力。

培训开始,陈菊老师询问家长老师们是否有了解过急救的方法以及实际的操作,然后根据培训基础情况调整培训方式。

儿童心肺复苏:

一、安全评估

评估现场安全;自身安全;群众安全和伤员安全,保证环境的安全才能保证下一步施救时施救者和患儿不会因外界因素受到伤害。

二、患儿评估

判断患儿是否有意识,通过脸颊感受鼻息、观察胸部起伏判断患儿有无呼吸,若判断患儿无意识、无呼吸,立刻进行心肺复苏。

三、对外呼救

实施急救前高声呼救,寻求帮助:“快来!这里有小孩晕倒了! 请这位 (身着某色衣服) 先生 (女士) 帮忙拨打120,请这位 (身着某色衣服) 先生 (女士) 现场寻找AED (自动体外除颤仪) ,会急救知识的人请过来帮忙。

四、现场施救

徒手心肺复苏: 单掌跟置于伤者两乳头连线中点,双臂绷直与伤者胸廓垂直,以髋关节为支点开始按压。按压的深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4cm,儿童大约5cm,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施救者可一边按压一边数数: 01、02、03...28、29、30。

开放气道:检查颈部有无外伤,如无外伤使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同时观察患儿口腔内有无异物或假牙,若有异物或假牙需要进行清除。

人工呼吸: 使儿童始终保持头后仰姿势,拇指和食指将儿童的鼻孔捏住,用口对口封住,然后轻轻地吹一口气,同时观察吹气时儿童胸廓是否有抬起,换气时松开捏鼻,让儿童自然呼气。

以30次胸外心脏按压,2次人工呼吸为一组。5组为一个循环。

儿童海姆立克急救法:

一、1岁以上儿童:儿童意识清醒:立位腹部冲击法

1、施救者站在患儿身后,脚成弓步状,前脚置于患儿双脚间。

2、施救者两手臂从患儿两腋下前伸并环抱,并让患儿身体略前倾。一手握成拳,另一手包住拳头,使拳头虎口贴在患儿腹部脐上两横指处,然后快速有力的向内、向上冲击,直至将异物排出。

二、1岁以上儿童:

cf36a3d9e793d946525e761696d5be3

儿童意识丧失:仰卧位腹部冲击法

1、施救者先使患儿成为仰卧位,患儿头偏向一侧,然后施救者骑跨在患儿大腿外侧。

2、施救者两手掌根重叠置于患儿脐上两横指处,用掌根快速向内、向上冲击,直至将异物排出。

急救理论知识讲完后,给现场的学生家长老师们利用模拟宝宝进行了现场实践。在实操过程中,学生家长和老师们都很积极向陈菊老师和贺艳老师在实操中提出一些不懂的问题,两位老师也做出了针对性的解答。并对老师家长们在实操中存在问题做出相对的动作指导,我们护理学院的同学们也很积极地向学生家长和老师解答疑惑。

通过此次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活动,家长朋友和老师们深刻理解到急救知识的必要性,并掌握了科学、正确的应急救护方法,进一步提升了大家的安全责任意识和外理突发症状的应变救护能力,为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集体照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